22
Dec
規模化豬場建設—廠址選擇與區域規劃篇
規模化豬場由于養豬量大,所以需要對豬場進行合理布局。豬場的規劃設計是建設好規模化豬場關鍵的第一步,與豬場的經濟效益密切相關。好的場址選擇和布局,可以方便日常生產管理。不當的場址選擇和布局,也將會給豬場的生產帶來許多困難,造成不良后果,浪費建筑面積,影響正常的飼養管理。場址的選擇對豬場生產的影響至關重要,具體要考慮哪幾方面呢?
長遠規劃
當今社會發展迅速,城鄉建設日新月異,養豬業是個長期的產業,所以豬場建設應順應城市的發展,如果能成為城市菜籃子工程的一部分,將該豬場建于城市規劃的畜牧生產基地,則可以避免拆遷的尷尬。為了隔離灰塵、氣味、噪音,該豬場應設在居民區下風向,距離在300~500m以上,距交通主干線不少于100~200m,而且選擇地點有足夠的拓展空間。
豬舍的方位
豬舍應坐北朝南,根據地勢、緯度不同也可以有一定的偏斜,以利冬季向陽采暖、夏季迎風涼爽。現代化養豬采取人工控制氣候,對方位要求不嚴格,更多地著眼于便利集中管理和實現現代化生產。
水、電、交通等因素
以1000頭規模化養豬場為例,日用水量達16t,潔凈而穩定的水源是必須首先考慮的。豬場的裝機容量較大,一般為30kW,且不能停電,一旦停電,豬渴了喝不到水,熱了不能通風降溫,仔豬冷了不能加熱保溫,將嚴重影響生產。因此,最好將豬場建在電網供電穩定的地區,同時還應自備小型發電機,以防不測。一個1000頭豬場,每天進出的飼料、糞便、生豬等約4t,將豬場建在交通便利的地點,則可以減少運輸成本。
衛生防疫
為了保持良好的衛生防疫條件,場址應選擇在地勢較高、地形開闊、通風良好的地方,同時要遠離居民區和醫療機構、屠宰場等場所,最好只設一個進出通道。
糞污處理
1000頭豬場的糞污量很大,如果不能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,將會污染周圍環境,造成生態不平衡。所以,場址的選擇應該考慮遠離飲用水源,同時為污水處理留出空間。糞便處理,結合魚塘養殖,果蔬種植及其他農作物的生產等進行,變廢為寶;還可以將糞便干燥后作為肥料出售。
豬場在總體布局上至少應包括幾個功能性區域。即:生產區、生產輔助區、管理與生活區。
生產區:包括種豬舍、各種類型的生產車間、消毒室、消毒池、藥房、獸醫室、出豬臺、病死豬處理室、隔離舍、維修室及倉庫、值班室、糞便處理區;
輔助區:包括飼料廠及倉庫、水塔、鍋爐房、屠宰加工廠、車庫等;
管理與生活區:包括辦公室、食堂、職工宿舍等;
管理生活區應與生產區分開,輔助區也應盡量與生產區分開,以利控制疫情的發生;但輔助建筑應圍繞生產區布置,以利生產。在地形上,生產區和輔助區建筑應低于管理生活區,處于下風向;獸醫室、貯糞池應低于生產區,處于更下風向。
現代化豬場按不同的生產環節建立專門化豬舍,如繁殖舍、分娩舍、保育舍等。豬舍之間相距不少于20m。豬舍布局應便于豬群周轉,最后一道工序如繁殖場的保育舍、商品豬的肥豬舍則應考慮交通方便,以便利外運產品。各豬舍之間要有道路或走廊相連,減少水、電、供暖線路的距離,以提高工作效率。豬場內繁殖群和商品群應分開,兩群間保持一定防疫間距,并使繁殖群處于下風向。飼料庫、裝豬臺應設在生產區的邊界,避免場外車輛進入生產區,利于防疫。場區周圍應綠化,種植樹木以調節小氣候。
豬場規劃設計的原則要遵循:人類生存和養豬生態環境的和諧共處,養豬業與整個大農業、社會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模式。